光生物调节:视网膜变性治疗的进展
- giovannidicosmo
- 4月5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了解最新发展
视网膜变性包括一组渐进性疾病,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 (AMD)、视网膜色素变性 (RP) 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(DR),这些疾病会导致视力障碍和失明。抗 VEGF 疗法和视网膜植入物等传统疗法已显示出疗效,但在逆转细胞损伤方面仍然有限。光生物调节 (PBM) (一种非侵入性光疗法)的最新进展通过调节细胞过程来促进神经保护和再生,为视网膜变性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替代方案。
了解光生物调节
光生物调节 (PBM) 涉及应用低水平光,通常为红光至近红外 (NIR) 光谱(600-1000 nm),以刺激细胞活动并增强线粒体功能。PBM 因其对伤口愈合、神经保护和抗炎特性的影响而受到广泛研究。在视网膜方面,PBM 被认为可以增强细胞代谢、减少氧化应激并调节炎症途径,从而减轻视网膜退化。
作用机制
PBM 主要针对细胞内产生能量的细胞器——线粒体。其关键机制涉及细胞色素 c 氧化酶 (COX)对光子的吸收,COX 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关键酶。这种相互作用导致:
增强 ATP 生成:提高 ATP 水平可为视网膜细胞功能和生存提供必需的能量。
减少氧化应激:PBM 上调抗氧化防御能力并降低活性氧 (ROS) 水平。
抗炎作用:PBM 调节促炎细胞因子并激活细胞修复机制。
神经保护和细胞存活:它促进神经营养因子,例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(BDNF),支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光感受器。

PBM 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临床应用
1.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AMD)
AMD 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。研究表明,PBM 可以改善早期至中期 AMD 患者的视力和对比敏感度。PBM 可减少视网膜黄斑硬化症沉积、氧化应激和炎症,从而减缓疾病进展。
2. 视网膜色素变性(RP)
RP 是一种遗传性疾病,其特征是光感受器逐渐丧失。实验模型和临床试验表明,PBM 可延缓光感受器凋亡、保护视网膜功能并改善 RP 患者的视觉参数。
3.糖尿病视网膜病变(DR)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慢性高血糖引起的视网膜损伤所致。PBM 已被证实可减少视网膜水肿、炎症和血管渗漏,从而可能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视觉功能。
最新进展和临床试验
多项临床试验探索了 PBM 在治疗视网膜疾病方面的有效性:
LIGHTSITE I 和 II 试验:这些试验评估了干性 AMD 患者的 PBM,并证明了视觉功能的改善和视网膜黄斑硬化症的减少。
多伦多视网膜色素变性研究:一项初步研究报告称,PBM 治疗可减缓 RP 的进展。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:正在进行的研究表明 PBM 具有减少 DR 患者黄斑水肿和改善视网膜血流的潜力。
挑战与未来方向
尽管 PBM 前景光明,但挑战依然存在,包括:
最佳剂量和波长:确定最大功效且无副作用的精确参数。
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: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来评估持续的益处。
治疗方案的标准化:PBM 设备和协议的多变性需要临床使用的标准指南。
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大规模临床试验、联合疗法(PBM 与药理学或基因治疗方法)以及用于家庭治疗的可穿戴 PBM 设备的进步。
结论
光生物调节是视网膜变性治疗领域的一项突破性进展,它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神经保护策略,可增强视觉功能并减缓疾病进展。持续的研究和临床验证将决定其广泛的适用性,并可能在未来几年彻底改变视网膜疾病的管理。